
服务咨询热线400-6122-236
| 序号 | 对应的行业 |
主要职业 类别 |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 |
| 1 | 文化艺术业 | 群众文化活动服务人员 | 舞蹈演员、群众文化指导人员 |
艺术表演(舞蹈)(中级)、 舞蹈演员证等 |
| 2 | 教育业 | 其他教学人员 | 基层艺术培训机构舞蹈教师、舞蹈社团指导教师 | 同上 |
| 3 | 旅游业/文化产业 | 文化旅游服务人员 | 旅游演艺项目演员 | 同上 |
| 4 | 高等教育深造 | 教育 | 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生源 | 升学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 学时 |
| 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 36 |
| 2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基于社会发展对中职学生心理素质、职业生涯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心理和谐、职业成才的培养目标,阐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职业生涯指导,为专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 36 |
| 3 | 哲学与人生 |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及其对人生成长的意义;阐述社会生活及个人成长中进行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意义;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成长奠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础。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学会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方法,正确认识社会问题,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 36 |
| 4 | 职业道德法治 | 着眼于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法治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我国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践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意义;能够掌握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初步具备依法维权和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能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以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恪守道德规范、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 36 |
| 5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开设,学生通过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及语文综合实践等活动,在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等几个方面获得持续发展,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涵养职业精神,为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提供支撑。 | 180 |
| 6 | 数学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开设,其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继续学习、未来工作和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具备一定的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44 |
| 7 | 英语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开设,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的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能有效规划个人的学习,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能监控、评价、反思和调整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进程,提高学习效率。 | 144 |
| 8 | 信息技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开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满足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围绕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吸纳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应用实践,增强信息意识,掌握信息化环境中生产、生活与学习技能,提高参与信息社会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144 |
| 9 |
体育与 健康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通过传授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强健体魄,具备身心健康和职业生涯发展必备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引领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162 |
| 10 | 历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开设,其课程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劳动光荣的的观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精益求精、协作创新等良好的职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72 |
| 11 |
艺术 |
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课程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传承经典艺术,厚植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艺术学习与实践,系统积累并掌握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着力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其塑造美好心灵、健全人格,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36 |
| 12 | 劳动教育 |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的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 36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艺术学常识 |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自能够自主学习,具备一定的文艺素养及审美的能力。 | 72 |
| 2 | 舞蹈理论基础 |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具备舞蹈理论基础的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掌握舞蹈的理论知识、基本动作和组合动作以及创作舞蹈内容,都应密切联系舞蹈教育和舞台表现的实际,加强舞蹈表演的理论与实践。 | 180 |
| 3 | 音乐基础与运用 | 通过音乐基础的学习与运用,培养学生能够欣赏分析不同时期、类型和风格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了解其不同风格特点,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积累语汇,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 | 72 |
| 4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本课程要求是学习中国古典舞身韵基础的训练,从单一训练到复合训练,从分解训练到综合训练,从局部训练到整体训练。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掌握以腰部为核心进行圆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 108 |
| 5 | 视唱(专业基础技能) | 本课程要求学习五线谱识读、节奏型训练、音程与和弦听辨、单声部与多声部旋律模唱、舞蹈音乐片段的快速视唱与节奏模仿。使学生能准确听辨、快速记谱,为舞蹈编排、剧目排练、音乐配合打下坚实基础。 | 144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基本功 | 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学习基本功训练,包括素质训练以及把杆训练。通过系统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控制力、柔韧性、力量与协调性,为所有舞蹈表演奠定坚实的身体基础。 | 180 |
| 2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本课程主要训练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族等民族民间舞蹈:初步掌握中国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韵律和特点。 | 360 |
| 3 | 舞蹈技术技巧 | 本课程主要包括舞蹈技术技巧基本素质训练、地面技巧、双人借体以及跳、转、翻等训练内容,技巧性舞蹈动作,如各种翻、转、跳,一般性舞蹈动作所展现的技巧性,如稳定性、准确性、谐调性、灵敏度、巧妙性与流畅感等,其他基本素质与能力,如软度、弹跳力、爆发力、平衡性、速度等。 | 216 |
| 4 | 剧目 | 掌握具有特色的典型的有训练价值的优秀传统剧目和保留剧目,通过学习认识优秀剧目创作的不同时期特征与风格,创作随时代发展的演变过程,各位优秀表演人才成功作品的表演特征,优秀编导的创意和手法,以此使优秀剧目得到保留,延续和发扬。 | 180 |
| 5 | 声乐 | 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气息运用、共鸣腔体、作品处理。重点围绕舞蹈剧目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声乐片段进行训练以及为舞蹈伴唱的技巧。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歌唱能力,能胜任“舞中有歌”的表演需求。 | 72 |
| 6 | 舞蹈教学法 | 重点学习舞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核心舞种等内容。掌握舞蹈的分析、讲解、示范、答 疑、纠错等教学能力,并通过实践教学 模拟提升学生组织教学及群文活动的能力。 | 54 |
|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 1 | 文艺活动策划与组织 | 掌握活动策划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明确活动策划的基本理论、文案设计、创意方法等,培养学生进行活动策划的沟通组织和策划管理能力,增强相关专业学生的社会活动的策划 | 72 |
| 2 | 中外舞蹈鉴赏 | 介绍中外经典舞蹈作品及作品所展现的形象、动作、构图、技巧、韵味、表情、音乐等要素。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舞蹈的起源与演变,舞蹈艺术欣赏,如:芭蕾舞、古典舞、中国民间舞、外国主要的民族民间舞、现代舞以及时代流行舞蹈等,每一部分均安排有相应的舞蹈精品介绍与欣赏。 | 72 |
| 3 | 编舞技法基础 | 本课程包括舞蹈结构组成、舞蹈情境设置、舞蹈音乐选择、舞蹈人物设定、舞蹈情感表达。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舞蹈编创技法基础知识。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独立舞蹈作品的编创,并能够准确表达出舞蹈作品的思想主题。 | 90 |
| 4 | 化妆基础 | 本课程主要包括化妆基础理论和职业介绍、面部骨骼结构和化妆、化妆素描、基础化妆知识和步骤、流行色彩和运用技巧、专业化妆、专业舞台眼妆、时尚造型基础 、整体化妆造型。 | 90 |
| 学年 | 学期 | 入学教育 | 军训 | 课程学期 | 跟岗实习 | 顶岗实习 | 机动 | 成绩考核 | 总计 |
| 一 | 1 | 0.5 | 1.5 | 16 | 1 | 1 | 20 | ||
| 2 | 18 | 1 | 1 | 20 | |||||
| 二 | 3 | 18 | 1 | 1 | 20 | ||||
| 4 | 18 | 1 | 1 | 20 | |||||
| 三 | 5 | 10 | 2 | 8 | 20 | ||||
| 6 | 18 | 1 | 1 | 20 | |||||
| 总计 | 0.5 | 1.5 | 98 | 4 | 8 | 3 | 5 | 120 | |
|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总学分 | 总学时 | 学期 | 考查方式 | 占比总学时比列% | |||||||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 公共基础课 |
必 修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 | 36 | 2 | 考试 | 32.78% | ||||||
|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 2 | 36 | 2 | 考试 | |||||||||
| 哲学与人生 | 2 | 36 | 2 | 考试 | |||||||||
| 职业道德法治 | 2 | 36 | 2 | 考试 | |||||||||
| 语文 | 10 | 180 | 2 | 2 | 2 | 2 | 2 | 考试 | |||||
| 数学 | 8 | 144 | 2 | 2 | 2 | 1 | 1 | 考试 | |||||
| 英语 | 8 | 144 | 2 | 2 | 2 | 1 | 1 | 考试 | |||||
| 信息技术 | 8 | 144 | 4 | 4 | 考试 | ||||||||
| 体育与健康 | 9 | 162 | 2 | 2 | 2 | 2 | 1 | 考查 | |||||
| 历史 | 4 | 72 | 1 | 1 | 1 | 1 | 考查 | ||||||
| 艺术 | 2 | 36 | 1 | 1 | 考查 | ||||||||
| 劳动教育 | 2 | 36 | 1 | 1 | 考查 | ||||||||
| 小计 | 59 | 1062 | 17 | 17 | 11 | 9 | 5 | ||||||
|
专 业 课 |
专业基础课 | 艺术学常识 | 4 | 72 | 1 | 1 | 1 | 1 | 考查 | 67.22% | |||
| 舞蹈理论基础 | 10 | 180 | 2 | 2 | 2 | 2 | 1 | 1 | 考试 | ||||
| 音乐基础与运用 | 4 | 72 | 2 | 2 | 考查 | ||||||||
| 中国古典舞神韵 | 6 | 108 | 2 | 2 | 1 | 1 | 考试 | ||||||
| 视唱(专业基础技能) | 8 | 144 | 1 | 1 | 2 | 2 | 1 | 1 | 考试 | ||||
| 专业核心课 | 基本功 | 10 | 180 | 2 | 2 | 2 | 2 | 1 | 1 | 考查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20 | 360 | 4 | 4 | 4 | 4 | 2 | 2 | 考试 | ||||
| 舞蹈技术技巧 | 12 | 216 | 2 | 2 | 2 | 2 | 2 | 2 | 考试 | ||||
| 剧目 | 10 | 180 | 2 | 2 | 2 | 2 | 2 | 考查 | |||||
| 声乐 | 4 | 72 | 2 | 2 | 考试 | ||||||||
| 舞蹈教学法 | 3 | 54 | 2 | 1 |
考查 |
||||||||
| 小计 | 91 | 1638 | 16 | 16 | 20 | 20 | 9 | 10 | |||||
| 拓展选修课 | 文艺活动策划与组织 | 4 | 72 | 1 | 1 | 1 | 1 | 考查 | |||||
| 中外舞蹈鉴赏 | 4 | 72 | 1 | 1 | 1 | 1 | 考查 | ||||||
| 视听练耳 | 5 | 90 | 2 | 2 | 1 | 考查 | |||||||
| 化妆基础 | 5 | 90 | 2 | 2 | 1 | 考查 | |||||||
| 小计 | 18 | 324 | 6 | 6 | 2 | 4 | |||||||
|
实习 实训 |
跟岗实习 |
4 | 72 | 1 | 1 | 2 | |||||||
| 顶岗实习 | 8 | 144 | 8 | ||||||||||
| 小计 | 12 | 216 | 1 | 1 | 10 | ||||||||
| 总合计 | 180 | 3240 | 33 | 33 | 38 | 36 | 21 | 19 | |||||
|
专 业 课 |
专 业 基 础 课 |
艺术学常识 | 72 | 1 | 1 | 1 | 1 | ||
| 舞蹈理论基础 | 180 | 2 | 2 | 2 | 2 | 1 | 1 | ||
| 音乐基础与运用 | 72 | 2 | 2 | ||||||
| 中国古典舞身韵 | 108 | 2 | 2 | 1 | 1 | ||||
| 视唱 | 144 | 1 | 1 | 2 | 2 | 1 | 1 | ||
|
专 业 核 心 课 |
基本功 | 180 | 2 | 2 | 2 | 2 | 1 | 1 | |
| 中国民族民间舞 | 360 | 4 | 4 | 4 | 4 | 2 | 2 | ||
| 舞蹈技术技巧 | 216 | 2 | 2 | 2 | 2 | 2 | 2 | ||
| 剧目 | 180 | 2 | 2 | 2 | 2 | 2 | |||
| 声乐 | 72 | 2 | 2 | ||||||
| 舞蹈教学法 | 54 | 2 | 1 | ||||||
| 小计 | 1638 | 16 | 16 | 20 | 20 | 9 | 10 | ||
|
拓 展 选 修 课 |
文艺活动策划与组织 | 72 | 1 | 1 | 1 | 1 | |||
| 中外舞蹈鉴赏 | 72 | 1 | 1 | 1 | 1 | ||||
| 视听练耳 | 90 | 2 | 2 | 1 | |||||
| 化妆基础 | 90 | 2 | 2 | 1 | |||||
| 小计 | 324 | 6 | 6 | 2 | 4 | ||||
|
实习 实训 |
跟岗实习 | 72 | 1 | 1 | 2 | ||||
| 顶岗实习 | 144 | 8 | |||||||
| 小计 | 216 | 1 | 1 | 10 | |||||
| 总计 | 2178 | 16 | 16 | 27 | 27 | 21 | 14 | ||
| 备注:专业课2178,公共基础课1062。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67.22%,实训项目开出率达到85.12%。 | |||||||||